百密一疏话礼宾(下)细节缺失 全局被动
作者:刘一斌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同年调外交部工作,先后在亚洲司、台湾事务办公室任副处长、处长、参赞,曾在驻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美国休斯敦、安提瓜和巴布达、乌干达等使馆、领馆任二秘、副总领事、参赞、临时代办等职。
音频
前文
正文
1
俗语云“细节成就完美”,但是细节也常铸成大错。有的细节可能有政治含义,有的细节可能是外交姿态。因此,礼宾工作特别注重细节,可谓“事不厌细”。我所亲闻、亲历的礼宾细节疏漏,都对工作造成过被动和负面影响。
2020年1月15日,“中缅之美胞波之情”图片展在位于缅甸仰光的斯特兰德展厅举行。缅甸政、商、文化界代表,华人华侨,中资企业代表,学生和中缅媒体代表200余人出席。
我在亚洲司工作期间,缅甸对华十分友好,两国的“胞波”情谊绵长,高层互访频繁,条约、协定等签订了多项。
两国在签订边界条约时,陈毅副总理兼外长提前到场,作为外长事先草签。因助签员未到,亚洲司的主管人员便把条约文本摆上签字台打开,请陈总签字。
陈总对下属颇具亲和力,与大家在一起时非常和蔼、随意。他坐下来,拿起毛笔在墨盒里饱蘸一下,念叨:“让我签,我就签。”下笔就挥洒地写了“陈”字的部首,助签人员发现惊呼:“陈总,错啦!”陈总不知所以然,茫然地停下笔。原来,助签人员疏忽,没有指明签字位置,陈总签在了对方外长的签字部位。
错情一出,大家顿时忙乱。一方面赶紧报告周总理,建议签字仪式推迟。另一方面,竭力设法采取补救措施。
过去,外交文书都是由外文出版社指定专人排版、承印,外交部主管单位直接派人负责校审。每一文本只印一式两份,没有备份,为绝对保密,印制完毕立即毁版。鉴于此情,重新排印时间不及,绝无可能,只能送“荣宝斋”装帧店裱糊。
荣宝斋是一家驰名中外的经营文房四宝的老字号店铺,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荣宝斋”作为头等紧急政治任务,采用特别工艺,裱糊得“天衣无缝”,为这次事故解了大难。但外宾的当天日程大乱,特别是等候签字仪式的一小时,成了礼宾安排上的难题。
2
1966年,亚非作家协会在北京开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时,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亚非作协书记、印尼前驻华大使查禾多等出席并讲话。我作为印尼语翻译参加了这天的大会。
郭沫若开始讲话,当讲到“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时,戛然中止。接着,他操着带有川调的普通话,慢条斯理、拉着长腔自言自语说:“不对了,不对了……”台上台下闻之,一阵懵懂,不知是何“不对了”。
原来,工作人员疏忽,将陈毅的讲话稿错递给郭沫若,郭老拿到稿子连标题也没有看,就照本宣科地念起来了。他念到代表“政府”和“人民”时,觉得与其身份不符,才发现错了。
郭老是久经历练、百见世面的人,他泰然自若、从容不迫,从工作人员手里拿过他的讲话稿,又韵味十足地继续讲了起来,最后博得满堂掌声。人们为郭老这种不窘不迫的大家气度所折服。此事广为流传、称道,成为郭老大家风范的美谈。但工作人员的疏忽错情,则应永以为训。
3
1999年1月8-9日,我国外长正式访问乌干达。当时我在使馆任参赞。乌干达政府对这次访问非常重视,安排总统、副总统、议长会见,第一副总理兼外长会谈。双方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乌干达在香港设立名誉领事馆的协定。从接待规格和访问成果说,尚属满意,但在礼宾安排方面,我方疏漏较多,不尽如人意。
使馆把这次访问作为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多次开会研究接待工作,并指定我专门负责后台,保证代表团的生活起居,连每早给代表团送什么饭和提供多少小费,大使都嘱咐到了,不可谓不细。但在对外方面,与乌方沟通、磋商不细,礼宾环节上安排不周,屡屡被动。
中国援建的乌干达“曼德拉国家体育场”
我国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援建一座大型体育场,乌方特安排我外长参观,借以表达对我国政府的感谢。
在乌官员的陪同下,外长饶有兴趣地看完后,招呼翻译和记者过来,郑重其事地发表了一番高度评价中乌友谊的谈话。本拟结束,外长又被请进一间大厅,坐上讲台,原来是举行一个仪式。体育场管理局局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赠送了一份厚礼。这使外长始料不及,也陷人两难:一是未备还礼,二是该讲的话已经讲过,重复无味。但外长毕竟是外长,有驾驭情势的应变能力,情急之中表了个态,尚称得体。
穆塞韦尼访华时到韶山参观毛主席故居
大凡出访,东道国最高领导会见是重头戏,也是访问的高潮。我外长访问乌干达时,正值总统穆塞韦尼重访当年他起兵创业的旧地,慰问支持过他的人民。他何时返回首都,无人知道准信。
8日晚,大使“传令”,外长第二天凌晨赶赴外地会见总统,要为代表团准备路上的饮食。夜色已深,仓促之间购买无处,现做不及,我只好到各中资公司挨门搜寻“征用”。后来事有变化,直到外长离境时,总统才乘直升机赶到机场,在贵宾室会晤一番。这时,大家悬在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
国家领导人对来访客人会见与否,何时见、如何见,这不仅是接待规格,也是外交姿态。礼宾安排严谨与否,会影响这些大节。
“客随主便”是对东道主的尊重,也是周总理表率的外交风格。多年以来,这已成为我国出访中的礼宾规则。若真正做好“客随主便”,就必须在事前不厌其细地摸清主人礼宾安排的一切细节,否则不仅被动,甚或影响大局。
- END -
文字 | 《礼宾:鲜为人知的外交故事》 作者 | 刘一斌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咖啡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 推荐阅读 /
宴请外宾甘苦谈
从弱国外交到大国外交
/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